2020/01/02

Bonhoeffer Dietrich 潘霍華

Book cover of Bonhoeffer by Metaxas
BONHOEFFER by Metaxas

 2020年1月1日, 我終於把這本書看完, 斷斷續續地, 歷時四個月. 自從看完昂山素姫( The Lady and The Peacock) 之後, 便開始對一些能持守特定信念的人物事蹟有興趣; 接着看馬拉拉 (I am Malala) , 德蘭修女 (Come Be My Light), 現在是潘霍華 (BONHOEFFER Paster, Martyr, Prophet, Spy).

四本書的四個人物背景, 文化, 經歷各有不同, 但書本完結時, 同樣地令我心情迴蕩, 再次反思人生特別是作為基督徒的意義, 尤其處身在今天的世代.

潘霍華: 德國人, "不幸"地生存於納粹時期, 本身有着優秀的生活及學養條件, 卻選擇成為牧者, 懷着對神一份單純的信念及對公義的追求, 成為暗殺希特拉組織内的一員; 他們的行動, 並沒有成功阻止猶太人被淸洗的慘劇, 甚至為自己帶來被囚和死亡.

"...He was one of the very few men that I have ever met to whom his God was real and ever close to him...his soul really shone in the dark desperation of our prison " - 這是在最後囚禁時期認識他的 Mr. Payne Best 對潘霍華牧師的憶述.

或許有不少人也會對他的選擇有不同意見,  甚至他也會為自己的一些軟弱行為而内疚...當你發現人的限制, 對現况的無力感, 我們可以選擇玉石倶焚, 以死控訴; 又或者選擇持守神是終極掌權者, 讓他使用來成為不可能的可能, 而無悔.

"......anyone who lays violent hands on man here is infringing eternal laws and taking upon himself superhuman authority which will eventually crush him."- 潘霍華牧師在一篇演辭中講述當領導者漸漸扮演上帝的角色時同時也在摧毀自己. 我想, 這也同樣地對我們一群要反抗不公義政權的人民, 有着重要的提醒.


潘霍華: 德國人牧者, "有幸"地生存於納粹時期, 在黑暗世代中的任何時刻, 將安慰和希望帶給身邊的人, 作鹽作光, 成為持守主道的美好見證. 但願今天的我們,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