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也有風格之分, 例如後現代(Post modernism), 巴洛克(Baroque), Art Deco, Art Nouveau, Hi-tech, Neo-classicism...等等, 但總離不開古典(Classic)與現代(Modern)兩個大範圍. 而在十八世紀文藝復興時代(註1), 不同的設計風格在歐洲甚延至美國更是百花齊放.也許你會說這與我們有什麽關係呢?
我們是Cocoa Design Life, 當然是先介紹十七世紀"洛可可風格- Rococo" 一個具有古典裝飾性, 卻又不失實用及舒適的設計風格.
跟其他古典風格一樣, 洛可可時代在歐洲尤其法國的室內設計佔一個頗重要的地位. 它的名字源自一種貝殼類裝飾rocaille, 加上意大利文Barocco 而組成. 自由對稱的線條, 配合細緻的手工; 圓角、拱門丶牆身及天花上的弧形浮雕, 配上金箔等是常見的組合. 浮雕又以貝殼、花丶絲帶等自然曲線為主.
大鏡子是不能欠缺的主要裝飾品, 但更重要是用來採光, 所以在室內隨處可見, 有時甚至誇張至全幅牆身也貼上鏡面. 另外一種常用的裝飾品便是爉燭, 無論用於大吊燈或壁燈上, 其目的仍然是用以配合鏡面, 一方面令大家能聚焦到牆身裝飾線條或鏡飾上, 另一方面是加强因鏡面反射而增加的室內明亮度.
會否覺得現今很多設計師也會採用這種方法令室內光亮及顯得闊落一點呢? 奈何以香港的建築模式來說, 室內空間仍然是太有限又欠缺自然採光, 相對用這果方法去營造明亮寬闊的效果仍然是不大理想. 有機會我們再和大家說說, 為何香港住宅難以用上古典設計這個題目.
無疑洛可可風格把人們從過份粉飾的巴洛克時代帶回現實, 不單有觀賞性更是充滿大自然元素令人心情輕快的古典設計.
註1: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其實早在十五世紀開始, 只是其最繁盛時期是十八世紀, 所以一般會以這段時間為名.
Wikipedia image :
Data reference: Period Style and The History of Interior Decoration